您好,欢迎访问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1.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通知公告>>正文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4

临发改办〔2025〕13号


2024年,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高水平高标准发展改革法治机关建设,全面推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提高发展改革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现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全力保障发展改革法治工作方向正确

(一)在理论学习和干部激励中,更加注重用法治引领、借法治驱动。以法治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等重要论述,共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心组学习研讨2次、一把手讲法治课1次、讲廉政党课1次、集体学习2次,专题研究法治相关重点工作4次,为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做好广泛思想动员。以法治要素驱动干事创业,修订考核办法,明确将依法行政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硬性标准之一,将考核结果与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等挂钩,激励干部依法履职用权、大胆干事创业。

(二)在制定政策和凝聚共识中,更加注重用法治方式、循法治路径。以法治程序规范改革决策实施,重新设计并启用新版拟文稿纸,将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文件制发必经程序,加强文件“质检”,对需要进行先行先试、实践探索的,科学界定上位法规政策预留空间,注重审查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与宏观政策的衔接协调,防止文件“带病出台”。全年共审查26项重大决策事项,助力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以法治方式扩大改革举措效应,健全新闻发布计划管理与政策解读质量审查机制,聚焦提振扩大消费、优化金融服务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信用体系建设等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工作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6场、发布政策解读24篇,及时回应舆论关切,有力有效解疑释惑。

(三)在落实举措和诉求响应中,更加注重依法协调、处理各种利益问题。促进决策与法治决策衔接,围绕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推动行之有效的电力改革创新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做深做实前期调研论证,聚焦电力建设施工难等问题,致力于为我市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制度供给。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按照年度计划开展执法检查22次,编制涉企合规指导清单11项,帮助企业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规避法律风险。加强各类建议诉求响应,全年规范办理12345热线工单53件,建议、提案91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5件,门户网站留言30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进法律风险源头防范,全年处理行政复议4件、诉讼8起,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立足主责主业,结合节能宣传周、安全生产月、信用记录关爱日、政府开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公众法律意识和行业自律。

二、以发展改革法治工作有力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向宽领域和深层次拓展

(一)高质量完成2024年工作计划确定的牵头任务。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对照国家通报反馈的7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围绕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准入环节违规设置隐形门槛等问题,持续开展自查自纠。经排查,我市发现此类问题数量为0。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构建失信政府机构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印发《关于建立政府机构失信长效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强化与法院联动,建立预警清单,进行跟踪预警、实时监测;通过发送敦请函、实地督导等多种方式督促涉案机构履行义务,对列入预失信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进行挂牌督办,实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动态清零。截至12月底,共督促指导全市163个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履行义务后退出清单,无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二)优化提升办电效能。降低用电成本,落实储备土地“投资到红线”要求,累计完成20个项目1898万元资金拨付并签署服务契约书。持续实施“三省”“三零”“三免”服务,2024年累计节省客户办电成本4.2亿元。提升办电便利度,深化居民充电桩“无证明”极简办电模式,全省率先取消充电桩办电提供物业证明材料要求,今年以来已服务5.7万户居民完成充电桩报装,同比增长87%,报装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典型经验并被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省内率先完成“企业开办与用电申请联办”“工商变更与更名”功能开发,持续推行重大项目“一对一”专班化服务,组建重大项目储备库,提供从受理到接电“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68个重大项目实现早送电、早投产。省内首个落实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政策,完成3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现9698户小区居民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改造成果。

(三)降低招投标交易成本。持续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今年以来,减免投标保证金项目1840个,减免投标保证金达到14.89亿元。降低电子保函费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所有金融机构电子保函费率已由平均0.4%降至0.15%,单笔最低收费由500元降低到200元,累计开具投标电子保函472张,总担保金额9577万元。持续推进交易信息公开,对招标计划、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依法及时公开,提高企业投标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推动项目交易竞争更充分、交易程序规则更阳光。今年以来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1110个,在线签订并公示合同1375份。强化招投标领域监管,协同联动行政监督、公安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探索形成行政处理、刑事追责、纪检监察相结合,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模式。我市“行刑、行纪衔接,合力打击围标串标行为”成功申报省"揭榜挂帅”事项,为全省六项之一。

(四)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印发《关于推行经营主体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工作方案》,明确违法违规记录内容、信用报告内容、信用报告的适用主体、5个适用场景或领域、3个版本和线上线下查询下载打印途径,在信用中国(山东临沂)网站开通“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快捷服务通道,提供查询、下载等服务。截至目前,为892家企业提供报告1519份,代替证明7.74万份。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推广“信易贷”模式,深化数据归集共享,通过联合建模、提供数据接口等服务,提升信用数据在金融领域应用质效,截至2024年底,数据接口累计调用570.59万次。打造“融沂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全市150余万市场主体进行综合信用评价,创设“智融AI”“抢单池”等特色功能,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发放贷款834.4亿元。

三、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

2024年,市发展改革委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平衡,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学习深度有待提高,虽然持续加强法治学习,但学习的针对性和深度不强。三是法治宣传工作合力有待增强。法治宣传活动多为“单打独斗”,系统上下在协同联动、同频共振上仍显不足,仍以委内宣传教育为主。

2025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法治素质水平,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牵头任务,丰富学法普法方式,强化学法普法实效,为发展改革工作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