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431857656/fgw/2025-0000002  发布机构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日期  2024-12-30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解读:《关于在全市推行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的通知》

解读:《关于在全市推行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的通知》

2024-12-30   作者: 点击数:  

2024年12月30日,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行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的通知》,要求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在全市推行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现就通知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21号)和省关于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工作部署安排,我市对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已具备全市推广的条件。为做好相关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会牵头起草了《关于在全市推行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的通知》,并征求了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组织会签后印发实施。

二、决策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21号)

2.《关于在全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工作的意见》(鲁发改公管〔2024〕515号)

3.《关于在全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评标环节招标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的通知》(鲁发改公管〔2024〕712号)

4.《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鲁发改公管〔2022〕887号)

三、出台目的

(一)高效利用交易场地资源,压缩专家评标通勤时间。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评标评审专家通过线上评标,可以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参与评标,实现市域内优质专家资源共享、评标场所资源共用,有助于节省时间成本,切实提高评标质效。

(二)保障专家独立评标评审,防范围标串标风险发生。将同一项目评标评审专家随机分散在不同评标室独立席位在线评标,评标全过程采用专家线上交互会商,可有效杜绝评标人员相互干扰,有效防止评标专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通过设置在线服务室、在线监管室等,代理机构、见证人员、行政监督人员、公证人员、技术保障人员、招标人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招标(采购)人代表与评标委员会其他评标专家有效隔离,实现评标过程在线服务并全程留痕,保障各方人员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有效履职,提升评标服务水平,预防围标串标行为,营造规范高效、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四、主要内容

本《通知》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工作要求、主要内容、其他事项。

(一)工作要求,主要对多点分散评标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

1.多点分散评标。依法进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采用多点分散评标。涉密项目、涉及样品展示或系统演示项目、隔夜评标项目及专业特殊、技术要求复杂或不可抗力因素等特殊情形导致分散评标无法正常开展的项目,经本级行政监督部门同意后可不采用分散评标。保证了个别不适合采取分散评标方式的特殊项目评标正常开展,防止出现“一刀切”情况。

2.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除涉密项目等特殊情形外,代理机构、见证人员、行政监督人员、公证人员、技术保障人员、招标(采购)人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具备条件的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步推行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力争2025年6月底前,60%以上的县级交易场所实现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2025年12月底前全部实现。

(二)主要内容,从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全程衔接、优化配套服务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1.明确工作职责。多点分散评标场所分为主场和副场,项目受理所在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场所为主场,所在地以外评标场所为副场,招标(采购)人代表在主场参与评标。明确了主、副场交易中心和行政监督部门的职责。

2.做好全程衔接。从评标前、评标中、评标后环节,对招标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技术保障人员、行政监督部门等各自工作予以规范。

3.优化配套服务。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交易服务见证职能,提供人员支持和技术保障,做好音频等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各类交易主体行为引导,提升评标专家业务水平和实操能力。

(三)其他事项,要求衔接好跨省远程异地评标。

落实《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鲁发改公管(2022〕887号)《关于在全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工作的意见》(鲁发改公管〔2024〕515号)要求,在具备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条件的前提下,对相关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优先采用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方式。

 
上一条:解读:《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
下一条:解读:《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4年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