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消费,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来,临沂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把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坚持“全域创建、全体承诺、全业示范、全市共享”,上下联动、协调各方共同创建“红色沂蒙、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品牌,为安全消费守底线,为放心消费画红线,为品质消费拉高线,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政府主导全域创建,凝聚社会共治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高位谋划推进。临沂市委、市政府将“全域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并进一步作为全市改革重点任务,实行每月调度、季度总结、年度评议。市、县(区)政府联动举办放心消费承诺践诺活动启动仪式,分管副市长、13位分管县区长共同发出“红色沂蒙、诚信经营”倡议,12个政府部门、1300家商会协会和企业同时向社会作出放心消费承诺。目前,全市76万家市场主体参与创建,做到了应创尽创、全域创建。
夯实基层责任,创新落细落实。在沂水县、兰陵县先后2次召开乡镇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创建工作会,推动乡镇落实全域创建主体责任,并具体指导16个乡镇按照“建设放心生态、畅通经济循环、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开展全域创建试点。其中,莒南县洙边镇政府以“南茶北引第一镇、放心消费在洙边”为主题,实行“生产农场3+3全链条创建模式”(即:生态茶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生态茶场+茶叶协会+县域会员+全国网点;生态茶场+标准认证+区域品牌+追溯体系),建成生态茶场210亩、团体标准4项、绿色食品认证茶企10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家,茶叶年产值过10亿元,以放心消费创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三链同构”。
推行消费全程服务,提升行业自治能力
推行事前告知承诺制度。指导商家在显著位置张贴《消费者权利告知书》《企业放心消费承诺书》,并利用显示屏、公示栏、易拉宝等载体公布创建标语、标识、标准。全市累计播发创建短信100万条,张贴“两书三标”300万处。兰陵县市场监管局指导山东压油沟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集团放心消费全域改造提升活动”,集团对所辖的小区物业、购物商场、文化旅游、卫生健康4个业务板块统一规划设置“两书三标”,公示“消费投诉一经查实,奖励投诉人200元”等内容,引导消费纠纷不出商家、不出板块、不出集团。
推行事中首问负责制度。指导商家建立无理由退货制度,对退货退款诉求首问负责、当场处理。据统计,全市实行无理由退货的线下实体店2.7万家、线上网店17.1万家,日均处理退货退款超过4000起。特别是平邑县市场监管局建立“食安夜校”制度,加强商家消费维权知识培训,并推动平邑金银花协会与山东德才职业中专、申通快递联合设立售后服务专科,专门培训投诉举报处理,现有专业学生156人,服务全县375个电商网点,做到了消费维权技能从娃娃抓起,把消费维权培育成专业、发展成产业。
推行事后自行和解制度。在全市42个商家集中场所,由场所管理方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和先行赔付基金,对发生消费纠纷而驻场商家没有及时处理的,由消费维权服务站负责先行赔付事宜,并依法依约向商家追偿。如兰山区居然之家、怡景丽家2个家居商场,去年以来因商家退场引发的消费纠纷数额达300万元,均由商场先行赔付、妥善和解。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优化消费法治环境
以共建项目为切入点,提纲挈领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内部各个条线商定了42个放心消费共建项目,采取企业年审、行政指导、专项整治、技术服务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做到“项目赋能、成果共享”。目前,已有27个项目成为总局、省局示范(试点),4个项目成为山东省消费维权教育基地和全国“产品质量安全促品质直播创建联系点”。蒙阴县市场监管局从践行“两山论”出发,立足当地运输业发达实际,推动车用燃油领域创建工作,实现了油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9.8%、加油机计量检定合格率100%,消费投诉102起,同比下降50%;《蒙阴县开展车用燃油放心消费全域创建活动,让“黑色金子”赋能“绿水青山”》被县政府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并推荐作为全市典型案例。
以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利用开展“全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的有利契机,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临沂商城管委会、市商务局等9个单位,在规划编制、基础建设、电商直播、市场监管等10个方面,共同打造“临沂商城放心消费创建先行区”。重点指导临沂商城建立了“商品统一供、主播统一管、纠纷统一调、效果统一评”的创建模式。临沂市今年成功获批“全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单位”,并有5家商品市场荣获“全国市场综合百强”“中国商品市场数字化领跑者”称号。
以人民调解室为聚合点,三调联动多元化解纠纷。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司法部门在消协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建立消费维权人民调解室,充分吸纳和聚合社会资源,建立社会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为一体的多元化解机制。对疑难复杂的消费投诉,由调解室负责人召集村镇和机关干部、人民调解员、民意代表、商家代表等进行会商调解,妥善解决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兰山区自成立人民调解室以来,累计处理消费投诉4775件,出具并公证《人民调解协议书》423份,帮助群众挽回损失2146万元,通过“法情理”的充分融合提高调解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