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莒南县以开展“重点项目动能转换推进年”活动为契机,以“大、新、高、强”为主攻方向,重点项目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落地见效快的大好项目,并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暨开发区发展推进会议综合评分居全市第一,全县高质量发展底色渐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莒南县经济总量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直面问题挑战,认清差距,凝聚共识,坚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从建设思路到出台“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各项工作快速破题。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走在前列,争先进位”的目标要求,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截至11月份全县5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已开工47个,开工率94%,累计完成投资95.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7%。先后举办两次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奠基活动,共奠基项目27个,总投资120亿元,签约项目30个,总签约额126亿元。
一、传统产业“老树开花”“枝繁叶茂”力促产业“大起来”
通过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进行整链条拓展,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特别是传统冶金产业充分把握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前三季度冶金有色产业产值增速达40%以上,实现税收增速达50%以上。在鑫海科技,企业通过拉长冶金产业链条,构建矿产开发—港口物流—热电联产—镍合金—不锈钢产业链条,实现了工艺流程最短、节能效果最好、环保绩效最佳、生产成本最优。目前形成镍合金产能130万吨,同时,将年产1000万吨废渣充分利用,变废为宝,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近几年,鑫海科技每年平均投入50亿元,产值税收连续三年翻番,今年1-9月份实际上缴税金突破5亿元;在金胜集团,企业围绕花生产业转型升级,在拉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上“大做文章”,形成“金胜”牌花生油及瓜子类、核桃及豆类、营养保健类等10余个品型,年产60万吨的食品加工体系。持续拓展生物科技深度研发,将高油酸花生油、原生初榨花生油和煎炸专用调和油发展成高端油脂,并获中国驰名商标。同时着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外贸进出口、餐饮旅游、电商物流、生态农业等多领域不断拓展,成为传统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缩影;在传统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行业,企业瞄准国际尖端装备水平,引入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不断壮大产业规模,聚合产业合力,形成了碧海机械、百特新材料等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示范效应强的本土明星企业。此外,磨料磨具,石雕石刻,草柳编等传统特色产业在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中逐渐实现爬坡过坎、涅槃振兴。
二、新兴产业“脱颖而出”“亮点纷呈”引领模式“新起来”
发挥四新促四化政策导向,在智能制造产业园,以鲁南5D制造谷为核心,形成宏春动力,友园机械,金图电器,滨海防务科技等企业紧密布局,组团式发展格局,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效率提升,技术跨越。其中,鲁南5D智造谷项目项目总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一工厂六中心”,安装i5智能机床500台。该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项目,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借助5D智造谷的智能制造在线平台、大数据云服务中心可以整合全球力量,为莒南县产业发展提供研发、设计等技术支持。彻底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的传统投资模式,创业者无需建厂,即可轻松实现创业创新;在滨海电商产业园,通过政府扶持、产业引导,着力打造“资源整合、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电商产业中心,实现“资源、人才、服务”等要素集中,构建全县电商群体生态链和电子商务产业链。园区每个车间均为电商企业量身打造,提供零成本入驻和保姆式服务。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已有北京超级联合、山东中橡电子,广韵电子等10余家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入驻,销售产品包括图书、汽车用品、柳编、黑陶等,日发单量超过3万单,日销售额100余万元,年销售额4亿元,两年内将突破10亿元,年利税1亿元;在其他领域,以容创精密仪表阀门为代表,一批小而优、专而精、新而特的项目不断涌现,成为“莒南制造”的闪亮名片。同时,“互联网+”、农业新六产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新产业持续发展,引领优质要素资源集聚,不断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优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前沿领域“双招双引”“牵线搭桥”推动平台“高起来”
聚焦前沿领域,聚力扩大招引,莒南县将“双招双引”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参加2018山东临沂(广州)双招双引工作洽谈会等活动,县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到沈阳机床、北京汉能集团、北控集团、中商国能集团等企业考察洽谈,对接项目。各镇街园区、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动担责任、带头领任务。前三季度,全县共有14个镇街(园区)、67个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外出招商678次,对接企业(客商)903个,共有137个在谈项目,55个签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4.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8.5%;截至10月份,全县共成立院士工作站4家、国家花生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3家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省级农业科研平台18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18家,产学研合作企业50家。其中,金胜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教授联合申报“高油酸花生油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成功列入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类),获扶持资金400万元;2018年,引进各类人才项目55个,成功引进2个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争取省扶持资金300万元。其中,山东三方化工集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临沂新莒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与分别签订了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共有石碧、孙宝国等9名“两院”院士及其技术团队与莒南县及阜丰集团等县内重点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和技术攻关,多项科技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众多高端平台的建立,正在不断加快催化莒南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四、高端项目“把握机遇”“蓄势待发”驱动发展“强起来”
充分把握山东省钢铁产业调整、规划的历史机遇,做好对上争取工作,积极培植高端项目。成功将鑫海科技高端不锈钢项目列入《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以此为契机,莒南县全力加快不锈钢产业园规划建设,聚力打造“发电—镍铁—不锈钢—不锈钢制品—不锈钢电子交易”的完整产业链条,建设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值达3000亿至5000亿级的高端不锈钢产业集群。今年10月份组织山东鑫海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80万吨高档不锈钢项目申报省重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年销售额800亿元,年利税30亿元,将全面改观莒南县经济总量不足,产业层次低,财政收入少的境况,并将极大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实现县域经济的赶超跨越,争先进位;在是争取了莒南通用机场项目作为A1级通用机场成功列入《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规划建设通用机场、航空产业园、航空旅游小镇综合开发等项目,打造集旅游观光、空中表演、航空培训等旅游新业态服务于一体的航空旅游小镇休闲综合体。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位于省府旧址和八路军115师驻地大店镇,可有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预计每年创造5亿元经济效益,将成为齐鲁红都,革命老区发展的一大亮点;在茶溪川田园综合体,一场热火朝天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莒南模式”正在打造。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以茶溪为主题,做好“茶、书、水、禅、艺”五字文章,用生态理念打造清澈水系、搭配相得益彰的绿植,呈现“茶韵水魂”的乡村自然肌理。将发展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新六产精品项目,探索多核心、多业态、多组团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遍地开花,全面起势的莒南县重点项目正凭新时代的东风,“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奋斗在红都大地的无数项目建设者,正在谱写一段动人的“莒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