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自2016年12月提出后,迅即在全省全面推开,形成了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热潮。2018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并予以肯定。2018年3月,“最多跑一次”被正式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受浙江省委政研室委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课题组,形成了研究报告。
一、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缘起与进展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始于2016年12月,旨在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并由此撬动经济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等。这一改革既是对中央政府主导的“放管服”改革的响应和落实,也是对浙江省自2014年以来“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当然,“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不只是浙江省以往政府改革的简单延续,而是试图通过创新理念、借力技术,形成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增创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尽管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改革项目,但它仍然保留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的自主性,省委省政府把自身角色严格界定为引导、规范和支持。
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1、政府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通过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再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最大限度为市民、企业获得政务服务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便民服务方面,杭州市已经实现平均60分钟完成不动产登记,是全国最快速度;在商事证照登记方面,“多证合一”证照办理的时间压缩到了1-2个工作日;在企业投资审批项目方面,全省平均所需时间为104个工作日,嘉兴更加压缩到了45个工作日。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的多次满意度调查中,办事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均达到了90%以上。
2、撬动全面深化改革初显成效
2016年12月以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的力量,业已初步显现了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面的作用。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省各地、各部门都建立了更为规范、清晰的事项办理程序和标准,并通过政府在线政务系统给予固化。与以往基于办事人员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相比,依托互联网建立新的政务系统标准化程度更高,最大限度地增进了权力行使的规范化程度,减少了办事人员的随意性,降低了个人将公共的行政权力服务于私人利益的可能性。截至2017年11月30日,浙江省级网上办事事项达到797项,占全部事项的79.7%;市县两级网上办事事项平均为787项和546项,开通率分别达到66.6%、65.8%。以“互联网+”为依托,浙江省较大程度实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整体性政府改革模式基本形成
浙江省各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进程中开展了各项差异化探索。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各部门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便民服务、商事登记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探索了更好回应人民诉求、提高行政效率的模式。除了前述省级部门和杭州、衢州和湖州市德清县等的改革模式,其他地区如绍兴市诸暨市提出了“一张身份证办一生事”的新理念,金华市优化了“就近跑”事项办理地点的人性化、精细化布局,丽水市云和县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15分钟办事圈,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提出了“渔小二”代办制,宁波市海曙区探索了“全科工作人员”的新机制等。这些实践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放管服”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三、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
整体性政府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赋权市民、企业倒逼政府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整体性政府”改革模式的重要前提。
第二,强化纵向问责,以省委省政府牵头的领导机制是浙江省得以较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组织保障。
第三,创新政策工具,“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浙江省在分权体制下推进整体性政府建设的技术支撑。
四、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1、作为地方实践的内生问题
第一,部分地区和部门未能充分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任务导向”的情形,把满足领导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推进时过度追求完成改革任务,以数量取胜为第一要务,却忽视了对改革质量的把握。
第二, 部分地区的政府中心主义逻辑仍然突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区别于以往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但现实改革中距离这一指导思想的切实落地仍有距离。
第三,部分改革措施缺乏组织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它内在地要求重构政府组织架构、运行方式和人力资源配备。但在一些地区,改革目标提了,方式有了,组织能力却没有能够跟上。
最后,部分地区和部门未能准确把握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目标。
2、作为地方探索的外部制度约束
第一,地方改革实践中面临着突出的信息孤岛问题,即各部门与国家部委系统信息对接不畅,导致地方性改革中没有数据“替老百姓跑”。
第二,地方化改革与全国性法律法规冲突的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各层级政府和各部门以事项为载体,减少一些部门不必要的行政权力。为了尽可能提高效率,浙江省开展了诸如“电子证照”等改革实践。但这些行政权力的减少、“电子证照”等全新实践的尝试,都无一例外地遭遇了法治困境。
第三,以重点任务模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缺乏长效机制。
五、推动 “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到2.0版
1、巩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针对掣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两个核心问题,即政务信息公布不充分、信息孤岛等,浙江省政府可以通过继续优化体制机制予以解决: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标准化和信息共享,破除整体性政府建设的制度藩篱;二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机制,通过打造回应型政府,更好激发“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提高老百姓满意感、获得感方面的潜力。
2、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效应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重点任务。如何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里的核心思路在于,以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来建设最佳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服务来支撑高质量发展。(浙江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