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岭、王永现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构建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我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围绕建议内容,我们会同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一)规划引领与产业布局。我市已将人工智能产业纳入产业布局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领域,深入调研并筹备出台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布局任务和政策措施。依托10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如沂蒙云谷智慧产业园、天河产业园),谋划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吸引60余家企业入驻沂蒙云谷,形成“核心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协同”的空间布局。
(二)园区建设与企业培育。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和企业科技孵化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如沂蒙云谷智慧产业园和天河产业园,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在企业培育方面,重点扶持山东新明辉、深度数科等龙头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了一批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如源泉机械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夯实产业链基础与创新能力
(一)坚持全链条协同发展。上游算力基建,累计建设5G基站2万余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建成临沂华为大数据中心等多家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其中临沂电信云数据中心入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中游核心产业,支持山东镓数(年产1000片单晶衬底片)、百特新材料(纳米二氧化硅抛光液)等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形成集成电路材料产业优势。下游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钢铁、木业等行业融合,如永锋临港智能工厂提升生产效率5%、降低成本2000万元/年,安信木业通过“AHC智能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
(二)加快构建创新生态。一是夯实产业创新基础。建立“潜力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领军型企业”全链条培育机制。采取科技招商引进一批、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一批、传统产业改造一批、“双创”平台孵化一批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挖掘培育一批科技型种子企业。加强提供政策辅导等服务,推动企业加速成长,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二是鼓励产业技术攻关。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机制,常态化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编制技术需求清单和项目指南,吸引高校院所及创新团队来临“揭榜挂帅”“赛马”,攻关重大关键技术。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坚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对符合条件的科技攻关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扶持。三是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支持高校、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创平台。鼓励高校院所、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围绕大模型、元宇宙等核心技术领域开展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同时,鼓励支持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市级“创业沂蒙·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计划。
三、深化人才引育与服务保障
(一)拓宽引才渠道。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各类科技企业积极创建博士后科研平台,开展“临沂—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招引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组织我市重点企业,到北京、上海、西安等知名高校密集城市举办临沂—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
(二)加强人才培育。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挖掘技工院校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全市技工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满足社会对智能领域技能人才的需求。做好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学院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建立公需科目免费学习、专业科目兜底保障的学习机制。
(三)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做好青年人才津贴发放工作。到我市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就业或创办企业的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以申领青年人才津贴,对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全日制“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3000元、2000元、1000元,补贴期3年,对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1000元,补贴期2年。积极推进青年人才购房补贴工作。为提升我市人才政策吸引力,设立了青年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并配套操作细则。对新到我市“两新”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在我市首次购房,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为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来我市安居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质效。依托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和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聚焦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需求,集成优质服务资源,推出绿色通道服务31项、市场社会服务37项,涵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领域。
四、优化营商环境与政务服务
(一)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一网通办”“容缺受理”等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维护企业创新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园区专属服务。聚焦战新(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在全市产业集中的20个工业园区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服务。围绕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等领域进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为园区企业提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投资建设项目立项、规划、环评等帮办代办服务。通过窗口前移方式,打造集审批服务、政策服务、咨询服务、帮办服务、诉求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产业集成服务模式,为战新(人工智能)产业提供高质量就近服务。
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制定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规划。支持相关部门探索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孵化培育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方面。二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继续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形式发布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吸引一批高校院所专家到我市揭榜攻关。三是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育力度。聚焦我市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发展特点,贯彻落实好各项引才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的招引力度,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校企合作,培育更多优秀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以上答复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对我们各项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