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明丛等8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医养结合优势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议》提案收悉。提案中指出的“临沂市是人口大市、养老大市,已成为全省老年人口第一大市,老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程度日趋严重;目前,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事业已形成前所未有的认同,民政、人社、卫健、红十字会等各部门也积极开展医养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全市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但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老年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影响着这项民心工程的进程。”我们认为非常符合我市实际,提的问题针对性很强,我委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助推我市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现结合我委职能,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步打算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市几大班子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养老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市发展改革委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纳入《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建设健康临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市。组织编制《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构建全链式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补齐生物医药工业、人才梯队与创新能力短板,锻造中药农业、医药商贸物流长板,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及健康中国示范区。
二、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完善医养健康服务体系
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不断扩大普惠养老有效供给。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卫生健康委正式启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临沂市作为全省4个市之一列入国家第一批试点城市,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获得试点以来,全市有4个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获得上级扶持,总投资5亿元,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340万元,新增床位2170张。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有力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供养老领域人才支撑
我市在2020年列入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市,出台了《临沂市关于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依托家政行业协会和职业教育培训,针对行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模式、不同业态对人才的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和“回炉”培训,推动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等进行普惠养老项目信息整合、集中展示、宣传推介和市场培育,加强普惠价格跟踪监测,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通过市场机制引进第三方开展监管评价,推动养老产业提升服务质量。
四、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以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医养健康发展,2019年,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作为全国17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产业集群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河东区(经济开发区)、兰山区、罗庄区、费县等县区,中药种植及中药饮片加工主要分布在平邑县、郯城县、蒙阴县等县区,医疗器械主要分布经开区和高新区。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完成255亿元,医药商贸物流等服务总收入112亿元,中药材种植年收入66亿元,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9家,超10亿元5家。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生物医药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93.5亿元。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做好养老服务规划编制及资金争取工作。
一是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十四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同时,我们将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专项规划编制,促进全市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二是抓好政策资金争取。抢抓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加强对上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额度、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同时做好中央、省投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中央、省投资项目顺利建设。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扶持,发挥医养集合优势,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助推我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试点城市工作进一步深化,引导养老机构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合作,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感谢您对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支持,此复如有不当,请予指出,期望您继续提出宝贵建议。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0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