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部门反映,2021年至今,市区范围内10kV配网发生外破事故引起线路跳闸故障31起,约25万居民用电受到影响,倒杆、断线事故频频发生,这些事故危及电网安全,并可能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通过对外破事故的分析总结,市发展改革委能源管理科、能源中心电力科,市节能监察支队组织专题讨论,认为导致电力设施外破事件发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一、部分电力设施产权单位设备管理不到位,警示标志破损或缺失,未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加装、补充,无警示标志情况下高压电缆被施工单位作业车辆破坏引发电网线路跳闸。
二、部分项目多层分包,电力设施保护措施未能层层传导,造成外破事件发生。
三、电力设施保护审批制度未有效执行。随着我市多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施工点多面广,很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前未到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未采取安全措施就开工建设。

防止电力设施外破事件发生,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和安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部门合作交流,预防为主,执法为辅,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二、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建立电力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供电企业的协调小组,加强信息沟通,保证涉及电力设施保护区的项目开工前,供电企业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前对接,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报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制定安全措施。
三、坚持全面监督防范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开展电力设施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整改,拒绝整改的依据《电力法》、《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惩处。

5月份,临沂市发展改革委能源管理科、能源中心电力科、节能监察支队组织开展了电力设施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共发现7处输电线路安全隐患,电力科针对安全隐患下发了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在市县电力管理、执法部门共同努力下,以上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